2023年全国空调电器采购规模近144亿元
据正福易找标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空调电器采购项目达1488个,采购规模约143.57亿元。从采购规模来看,内蒙古自治区采购规模为58.12亿元,排名第一;山东省14.25亿元,排名第二;宁夏回族自治区14.22亿元,排名第三;北京市12.9亿元,排名第四;吉林省10.83亿元,排名第五。
从细分市场来看,行政机关采购规模91.59亿元,占比64%;教育领域27.74亿元,占比19%;医疗领域13.76亿元,占比10%;其他领域10.48亿元,占比7%。从产品类型来看,清洁取暖设备采购规模为67.59亿元,位居榜首;中央空调54.71亿元,位居其次;民用空调13.76亿元,位居第三;热泵类5.66亿元,位居第四;新风设备1.56亿元,位居第五,其他产品0.29亿元,位居最后。
2023年1月-12月空调产量同比累计增长13.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空调产量2152.9万台,同比增长26.9%;1月-12月产量累计24487.0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3.5%。2023年12月家用电冰箱产量817.3万台,同比增长14.6%;1月-12月产量累计9632.3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4.5%。
2023年12月家用洗衣机产量932.4万台,同比增长11.9%;1月-12月产量累计10458.3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9.3%。2023年12月彩色电视机产量1688.7万台,同比增长-2.1%;1月-12月产量累计19339.6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3%。
工信部: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
2024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成效,以及2024年提升新型工业化含绿量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介绍。
据了解,在推进工业减碳方面,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方面,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
国家能源局: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个目标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要围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个目标,创新开展过程监管、数字化监管、穿透式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四个监管”,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在有序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方面,强调要加强市场机制创新,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实现新能源发展与市场建设协调推进,更好发挥市场促进消纳作用。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出台绿电交易有关规定,逐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购买绿电需求量大、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难等问题。加快推进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培育绿色电力消费市场。
广东:建设新能源产业带和产业集聚区,助推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有序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应用。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积极推进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推进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氢、谷电制氢及清洁能源制氢等氢源建设,扩大氢能利用规模;稳步推进生物天然气开发;推广地热能在集中供热、制冷、燃机发电等方面的应用,示范开发海洋能。推进可再生能源、氢能在5G基站、特高压、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
《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太阳能、先进核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型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和省内差异布局的产业集聚区,助推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到2025年,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山东: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能源和产业转型的若干措施》意见的公告,提出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绿色金融资源供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和脱碳转型。
在能源体系绿色转型方面,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等传统能源转型;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储能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在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方面,积极支持节能环保、降碳增效、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及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利用等技术提供金融支持。